• 荔波:深耕“八要素” 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4-14 18:35 | 作者:admin | 来源:荔波县委宣传部 | 浏览:
  •   建设后的拉岜花果山万亩蜜柚示范园。

      近年来,荔波县玉屏街道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,推动“八要素”得到进一步落实,产业选择更加精准,组织方式更加有效,配套服务更加完善,产销衔接更加顺畅,基层党建更加夯实,着力抓好“五个三”促产业发展“五个新”。

      三实打牢基础 促产业选择新

      问需市场,产业规划实。立足全域旅游市场优势,以“一村一品”为抓手,规划产业布局,采取林上林下结合、山上山下结合、长短结合、种养结合的方式,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,因地制宜发展“1+5+N”扶贫产业。目前,强力推进桑蚕、百香果、铁皮石斛、青梅等优势产业8164亩。

      大力发展油茶、刺梨等长线产业1.23万亩。发展小龙虾、青蛙等短平快养殖业300亩。持续扩大特色经果林产业3.92万亩,建成福利坝、水尧坝、水捞坝、水功坝4个500亩以上产业坝区。受益贫困户1810户7119人,成功将贫困发生率降至2.2%。

      因产施策,政策扶持实。推动“美景迎商、项目银商、真诚迎商、政策迎商”招商模式作用。深化专项扶贫、行业扶贫、社会扶贫“三位一体”大扶贫格局,建立“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”联建产业链,建起产业、激活产业、壮大产业。目前,引进产业项目龙头企业13家,成立合作社96家,发展桑蚕、百香果等产业。引进金沙农业科技公司龙头企业带动补齐产业链,投资600万元实施铁皮石斛种苗扩繁基地项目占地200亩,建塑料保温大棚60000平方米,每年可供优质生长期1年以上壮苗1000万丛,建立综合体马鞍山产业园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540亩。

      全面统筹,资金投入实。坚持把“内强”和“外引”结合起来,内部积极整合项目资金、用好扶贫资金、用活集体资金、撬动金融资金,向外扩大招商引资金、引项目。建立产业项目10个,涉及资金731.44万元。共849户贫困户办理“特惠贷”3898万元,用于发展桑蚕、经果林、养殖等产业。

      三变放大效益 促产业链条新

      产业点变景点。以发展产业为契机,重点打造樟江果园观光产业带、玄武山民宿产业经济带和城郊蔬菜种植带“三足鼎立”产业带。推动休闲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体验农业等农旅新型业态快速发展,建成龙宝山万亩桃园休闲山庄,拉岜蜜柚果园观光带、福利500亩精品水果农业体检游产业坝区7个“农旅”结合的产业园,带动发展旅游农家接待100多户和旅游从业人员1500多人,年度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亿元。

      农民房变客房。统筹多部门政策资源和项目资金,把拉鱼、福利、白岩、水葩、水龙、拉岜、水利等有条件的村寨按照环境优美、功能齐全、宜居宜游、增收致富的乡村旅游景区标准来打造,建成五个重点乡村旅游基地。鼓励农民将自家住房改装成民宿和客栈,先后打造恩铭故里·水乡颐和、水葩古寨等乡村旅游民俗体验品牌,通过创办农家乐、接待游客等方式分享旅游发展红利。农产品变商品。积极对接市场需求,依托全县旅游业优势,发挥玉屏街道区位及特色农产品优势。深度挖掘本土特色农产品,精准化做好农产品的产、宣、销,鼓励引导农民将农特产品商品化,目前已形成樟江蜜柚、邓式风猪等各类适宜作为“伴手礼”的名特优产品。

      采取“电商+合作社+贫困户”模式,依托县服务中心,建立街道服务站、村服务店、组服务点三级电子商务及配送综合服务网络,通过阿里巴巴、淘宝网、邮政网络等电子商务平台,构建“网上交易,网下配送”的产销对接形式,电子商务平台已促成拉岜村蜜柚、水浦村椪柑、水丰村绿色蔬菜、水尧村肉兔、水利村土鸡等农产品“黔货出山”销售达2000余万元。

      三金保农增收 促利益联结新

      土地流转得“租金”。按人均0.3亩标准划分群众“口粮田”后,剩余土地统一转租或入股企业连片发展百香果、青梅、铁皮石斛等产业,群众通过“三变”方式实现增收。明确每获2万元扶持资金须带动1户贫困户作为经营主体申报补助资金的前提条件。目前,共流转群众土地3944余亩,群众租地年均增收500元/亩,发放土地流转金197.2万元。

      劳动投入得“薪金”。推行农业连片化发展,政府建园区、园区办基地、基地带农户、农户组合作社、合作社联市场的发展模式。推动农民就近就业、技术就业、正常就业,向新型农民发展,实现产业园区“上班”务工模式,工人均月收入2200元,增加稳定收入,促脱贫致富,截止目前,群众务工收入达1426.5万元。

      入股分红得“股金”。建立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把公司、村级组织和农户打造成利益共同体,让老百姓从“旁观者”变成“参与者”,从“参股”变成“控股”,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受益,实现利益联结“共赢”。截至目前,水捞村已率先发放铁皮石斛项目“惠农易贷”分红12万元,覆盖贫困户60户,户均分红资金2000元。

      三沉激发活力 促群众思想新

      培训下沉。结合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”“科技、卫生、文化三下乡”“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”活动的开展,因人施培、因产施培、因岗施培,狠抓农民培训,推动“三变”改革。累计完成农民培训1342人、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921人。

      技术下沉。在“请进来”“走出去”技术服务基础上,建立街道、村、组三级产业技术服务工作网络,整合职业农民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“土专家”等力量,培养成农技服务员,使产业技术服务在全街道网格化全覆盖。目前,全街道农技人员进村提供技术服务达300次,覆盖贫困户2060人次,引进新品种30余个、新技术10余个,打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    责任下沉。建立产业专班推进机制,以“村有扶贫产业、户有增收门路、人有脱贫技能”为目标,实行产业责任制,以村为单位进行产业倒排工期推进。“一天一调度,一周一通报”产业网格推进机制,促动脱贫攻坚队、村支两委整合资源将产业做实、做细、做好,补足各环节产业链,实现产业覆盖脱贫一批目标。

      三抓工作机制 促基层服务新

      抓组织领导机制。建立党政“双责”责任制,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、靠前指挥,包村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协调配合具体抓,组织百香果、青梅种植工作组、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,做到每个产业区域都有人负责,全力以赴抓好“产业革命”硬仗工作。目前,完成桑园增种3404亩,百香果种植940亩,铁皮石斛2100亩,青梅种植1400亩,茭白500亩,打实“春季攻势”产业种植篇。

      抓考核奖惩机制。结合实际细化《荔波县脱贫攻坚干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制定下发《玉屏战区脱贫攻坚督查督办工作方案》,完善《玉屏街道干部职工管理考核办法(试行)》,清单式罗列督查内容。推进扶贫领域“三问”(问责、问廉、问效),补齐产业短板,真抓实改,为产业发展推动提供坚实有力的奖惩机制。

      抓通联协作机制。通过结好产业帮扶对子,采取“一对一”或“多对一”的方式,建立强带弱、强弱联合、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的先进企业、合作社、先进村带动贫困村帮扶格局,切实帮助贫困村提升能力、理清思路、发展产业、改进作风,抱团脱贫致富。目前,共建立结对产业帮扶网格21个,落实帮扶资金710万元,其中获批3个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630万,覆盖7个村产业路,总受益农户1541户7179人(贫困户338户1560人)。(覃子绚)

  • 收藏 | 打印
  • 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