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AI将成人类作曲家好帮手?(2)
  • 发布时间:2020-08-10 10:47 | 作者:kamo | 来源:南方日报 | 浏览:
  •   “喂养”的过程被称为“音乐数据标注”。陈世哲介绍,小冰创作新的作品之后,上音的团队会对小冰创作的旋律、编曲进行评估和反馈;此外,上音的师生也按照规则标注了一些音乐数据,从数据上帮助小冰提升音乐创作能力。

      相比学写诗只迭代了一万多次,小冰这次学音乐创作的迭代达到了十万次的量级,但小冰的学习速度惊人。陈世哲说,从接触小冰团队到最后小冰毕业,不过半年左右时间。

      学音乐“瑕疵”最难

      小冰音乐创作模型的升级过程中,最大的“坑”是小冰团队对于“瑕疵”的理解。

      李笛说:“如果我们把‘瑕疵’等同于不符合乐理常识,那就错了,有一些‘瑕疵’恰恰是音乐灵动的那一面。所以现在小冰的歌曲,她灵动的部分是多的;早期的作品,好像很中规中矩,但是不行。”

      于阳认为,灵动感的产生,很难说哪次迭代后突然“开窍”,其实是种“量变到质变”的过程。而对于“瑕疵”的理解,实质上是涉及“审美的方式”这种哲学层面的问题。

      千百年来,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科学完备的审美习惯,而既有的审美方式是很难被打破的。小冰的音乐作品也同理,哪怕是瑕疵,也要在既有传统规则的审美框架里。

      怎么去判断哪些“瑕疵”是好的?李笛表示,如果一个“瑕疵”在成功的作品中反复地出现,而又被接受,那说明它是好的;但如果是一个被人类创作者抛弃了的不常见的“瑕疵”,那它很有可能是错的。“这个太主观了,不像下围棋(有明确的输赢规则)。”

      陈世哲提到,就目前的技术来看,AI的创作仍然有欠缺。但因为AI不是按人类的思路来出牌的,反而有时候写的曲子对人类音乐家也带来很有意思的启发。

      小冰曾有一首作品令陈世哲惊艳利用很少的声部,就表达出了很灵动的场景。在音乐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学作曲时,之所以学很多经典,就是为了规避前人。陈世哲说,而机器则可以在学习完前人的作品后,甚至把一些没有出现过的组合排列出来,“这也是未来我们觉得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。”

      擅长流行古风

      数据是人工智能的“血液”,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的训练结果。小冰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数据质量,这也使得训练的数据在所有数据中占据很大的比例。

  • 收藏 | 打印
  • 相关内容